(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6.2(22)申请日2022.03.25(73)专利权人福建乐动体育场材料有限公司地址350308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上迳镇工业区福清市华盛包装有限公司内(72)发明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740专利代理师(51)Int.Cl.E01C13/06(2006.01)E01C11/00(2006.01)E01C11/2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跑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包括土层,所述土层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塑胶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头,由于连接头的前端为尖锐状分布,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杆插入至土层中,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对塑胶层铺设的过程中,由于塑胶层与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与土层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混凝土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效时,导致塑胶层、土层与混凝土层粘接处的粘接程度降低,使得塑胶层可能从混凝土层上脱离,或者混凝土层从土层上脱离,使得塑胶跑道发生翘起、翘边的问题,提高跑道的使用时间。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2185215481.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包括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1)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塑胶层(3),所述塑胶层(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依次贯穿塑胶层(3)、混凝土层(2),所述土层(1)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5),所述混凝土层(2)与土层(1)连接处还设有第二辅助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于塑胶层(3)的内表面靠近中间位置,所述土层(1)依次贯穿塑胶层(3)混凝土层(2),所述土层(1)、混凝土层(2)、塑胶层(3)的内部共同插设有第一连接杆(51),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内部为中空状态,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头(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活动孔(53),所述活动孔(5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插杆(54),所述插杆(54)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槽(55),所述插杆(54)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孔(56),所述连接孔(56)与连接槽(55)贯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外表面靠近塑胶层(3)与混凝土层(2)的连接处、混凝土层(2)与土层(1)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5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4)的一端呈圆锥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杆(58),所述第二连接杆(5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59),所述第二连接杆(58)的上端外表面呈镂空状,且第二连接杆(58)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5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机构(6)包括开设于混凝土层(2)与土层(1)连接处靠近一侧边缘位置的排气槽(61),所述排气槽(61)的内地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口(62),所述连接口(62)与土层(1)贯穿连接,所述排气槽(61)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排气孔(63),所述排气孔(63)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块(64),所述排气孔(63)的一端与排水口(4)贯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63)靠近排水口(4)的一端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单向阀(6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61)的内表面靠近土层(1)与混凝土层(2)连接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6)。CN218521548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跑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背景技术[0002]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是目前广为应用的体育设施。塑胶由聚氨酯预聚体、轮胎橡胶颗粒、EPDM(三元乙丙橡胶)橡胶粒、颜料、助剂等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能力,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0003]在地面上铺装塑胶跑道时,一般将塑胶跑道的塑胶材料与混凝土层以及土层粘接在一起。[0004]现有技术中在对塑胶跑道进行布置时,一般先将混凝土层铺在土层上,再将塑胶层铺在未凝固中的混凝土层上使得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粘接在一起,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效,由于塑胶层、土层与混凝土层为粘接在一起,且粘接形式为面贴合,使得在混凝土层中的混凝土由于受潮等因素出现失效后,塑胶层、土层与混凝土层粘接处的粘接程度降低,使得塑胶层可能从混凝土层上脱离,或者混凝土层从土层上脱离,使得塑胶跑道发生翘起、翘边等情况。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包括土层,所述土层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塑胶层,所述塑胶层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依次贯穿塑胶层、混凝土层,所述土层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所述混凝土层与土层连接处还设有第二辅助机构。[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塑胶层的内表面靠近中间位置,所述土层依次贯穿塑胶层混凝土层,所述土层、混凝土层、塑胶层的内部共同插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为中空状态,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连接槽贯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靠近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接处、混凝土层与土层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0008]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一端呈圆锥状。[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外表面呈镂空状,且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CN218521548[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辅助机构包括开设于混凝土层与土层连接处靠近一侧边缘位置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内地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土层贯穿连接,所 述排气槽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 块,所述排气孔的一端与排水口贯穿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靠近排水口的一端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0012] 优选的,所述排气槽的内表面靠近土层与混凝土层连接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连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头,由于连接头的前端 为尖锐状分布,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杆插入至土层中,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对塑胶 层铺设的过程中,由于塑胶层与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与土层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差,在长时 间的使用后,混凝土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效时,导致塑胶层、土层与混凝土层粘接处的粘接程 度降低,使得塑胶层可能从混凝土层上脱离,或者混凝土层从土层上脱离,使得塑胶跑道发 生翘起、翘边的问题,提高跑道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完整结构图; [0018] 图4为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杆完整结构图; [0020] 图6为图2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土层;2、混凝土层;3、塑胶层;4、排水 口;5、第一辅助机构;51、第一连接杆;52、连接头;53、活动孔;54、插杆;55、连接槽;56、连接 孔;57、第一连接板;58、第二连接杆;59、第二连接板;6、第二辅助机构;61、排气槽;62、连接 口;63、排气孔;64、散热块;65、单向阀;66、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环保预制型塑胶跑道,包 括土层1,所述土层1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上端外表面粘接有 塑胶层3,所述塑胶层3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4,所述排水口4依次贯穿 塑胶层3、混凝土层2,所述土层1 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辅助机构5,所述混凝土 CN218521548 层2与土层1连接处还设有第二辅助机构6,所述第一辅助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于塑胶层3的内表面靠近中间位置,所述土层1依次贯穿塑胶层3混凝土层2,所述土层1、混凝土层2、塑胶 层3的内部共同插设有第一连接杆51,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内部为中空状态,所述第一连接 杆5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头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活 动孔53,所述活动孔5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插杆54,所述插杆54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 置开设有连接槽55,所述插杆54的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孔56,所述连接孔56与连 接槽55贯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外表面靠近塑胶层3与混凝土层2 的连接处、混凝土 层2与土层1的连接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57,所述插杆54的一端呈圆锥状,所述第一 连接板5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杆58,所述第二连接杆58的上端外 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59,所述第二连接杆58的上端外表面呈镂空状,且第二连接杆 58的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板59。工作时,首先通过人力将第一连接杆51插入至土层1中,通过 设置连接头52,由于连接头52的前端为尖锐状分布,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杆51插入至 土层中Kaiyun,直至靠近连接头52的第一连接板57与土层土层 1相接触,再铺设混凝土层2,通过 设置第二连接杆58的上端为镂空状,在进行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可经过第二连接杆58的 上端处进入第二连接杆58 内部,进一步提高第二连接杆58、第一连接板57、第一连接杆51 与混凝土连接处的紧密程度,再通过人力将混凝土挤压进入第一连接杆51的内部,随着混 凝土的不断进入,混凝土进入活动孔53的内部进行挤压,使插杆54向靠近土层1的方向移 动,直至,插杆54进入土层1、混凝土层2中,提高第一连接杆51与土层1、混凝土层2、之间连 接的紧密程度,同时,在混凝土挤压插杆54的过程中,混凝土通过连接槽55、连接孔56向外 界的土层1中扩散,当混凝土凝固后进一步提高插杆54与土层1之间的连接紧密程度,进一 步提高插杆54与土层1之间的锚固力,提高第一连接板57与混凝土层2 之间的抗锚固力,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