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管理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塑胶场地建设管理,确保塑胶跑道符合国家质量、安全、环保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保障师生身体安全和健康,现就加强我省中小学塑胶跑道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加快了塑胶跑道的建设步伐,促进了学生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但同时,一些地方在塑胶跑道建设过程中,存在产品标准不明确、招标方法偏简单、验收要求不了解等问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对师生健康带来一定威害。为此,各地要切实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塑胶跑道的质量问题,确保学校师生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是强化各方职责。强化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项目各方职责,建立多方联动、各司其职的质量联防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防止塑胶跑道施工过程中质量和有害物质限量的监管缺失,确保塑胶跑道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辖区内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建设管理工作,及时处置发现的异常情况。质监(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塑胶跑道生产环节有关质量违法行为执法打假工作,组织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塑胶跑道提供有关检验检测服务。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对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建设工程空气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指导等工作。
一是按照标准建设。要根据国家《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14833-201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8)、《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 280-2012)等标准和要求,也可参照深圳市《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或者其他发达省(市)质量控制标准,结合各校实际进行场地勘察,设计施工图,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预算并按标准进行建设。
二是规范招标采购。塑胶跑道是特殊的教育教学产品,对质量安全有特殊要求。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价格作为最主要的竞争因素,要将塑胶跑道有害物质限量和其他质量要求写入招标文件,评标过程要重视质量要求,选择重质量、守信誉、有实力的生产企业。
三是加强过程监督。要将质量监督关口前移,对塑胶跑道建设的每个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要进行质量检查、监理和检测。只有上一分项工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分项工程的施工。特别是在塑胶面层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提供塑胶面层所用原材料的合格证、说明书和一年内的检测报告,原材料合格才能施工。
四是严格竣工验收。对于塑胶跑道竣工验收,要成立项目验收小组,制定验收方案,按照合同规定所有的技术、服务、安全标准进行全面验收。对塑胶层面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和塑胶层面原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在监理单位等第三方机构见证下,按照规定对竣工塑胶层面和施工过程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所取样品应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全面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一是全面排查已建成的塑胶跑道。各地及有关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等有关要求,对近三年内建成的塑胶跑道,进行质量情况排查。对没有经过专业机构检测的塑胶跑道,要重新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塑胶跑道才能继续使用;对经过专业机构检验确认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塑胶跑道,要立即进行铲除,并妥善安排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要建立塑胶跑道安全台账制度,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技术标准Kaiyun、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二是暂停拟建和在建塑胶跑道项目。各地及有关学校要立即暂停拟建和在建塑胶跑道的继续施工,按照塑胶跑道质量要求和验收要求,重新对其招标过程及相关合同进行审查,进一步明确质量与安全要求,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方可继续施工。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塑胶场地建设管理,确保塑胶跑道符合国家质量、安全、环保等有关规定和要求,保障师生身体安全和健康,现就加强我省中小学塑胶跑道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加快了塑胶跑道的建设步伐,促进了学生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但同时,一些地方在塑胶跑道建设过程中,存在产品标准不明确、招标方法偏简单、验收要求不了解等问题,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对师生健康带来一定威害。为此,各地要切实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塑胶跑道的质量问题,确保学校师生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是强化各方职责。强化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项目各方职责,建立多方联动、各司其职的质量联防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防止塑胶跑道施工过程中质量和有害物质限量的监管缺失,确保塑胶跑道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教育部门主要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辖区内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建设管理工作,及时处置发现的异常情况。质监(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塑胶跑道生产环节有关质量违法行为执法打假工作,组织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为塑胶跑道提供有关检验检测服务。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对中小学校塑胶跑道建设工程空气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指导等工作。
一是按照标准建设。要根据国家《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14833-201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8)、《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 280-2012)等标准和要求,也可参照深圳市《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或者其他发达省(市)质量控制标准,结合各校实际进行场地勘察,设计施工图,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预算并按标准进行建设。
二是规范招标采购。塑胶跑道是特殊的教育教学产品,对质量安全有特殊要求。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以价格作为最主要的竞争因素,要将塑胶跑道有害物质限量和其他质量要求写入招标文件,评标过程要重视质量要求,选择重质量、守信誉、有实力的生产企业。
三是加强过程监督。要将质量监督关口前移,对塑胶跑道建设的每个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要进行质量检查、监理和检测。只有上一分项工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分项工程的施工。特别是在塑胶面层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提供塑胶面层所用原材料的合格证、说明书和一年内的检测报告,原材料合格才能施工。
四是严格竣工验收。对于塑胶跑道竣工验收,要成立项目验收小组,制定验收方案,按照合同规定所有的技术、服务、安全标准进行全面验收。对塑胶层面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和塑胶层面原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在监理单位等第三方机构见证下,按照规定对竣工塑胶层面和施工过程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进行现场取样,所取样品应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全面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一是全面排查已建成的塑胶跑道。各地及有关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等有关要求,对近三年内建成的塑胶跑道,进行质量情况排查。对没有经过专业机构检测的塑胶跑道,要重新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塑胶跑道才能继续使用;对经过专业机构检验确认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塑胶跑道,要立即进行铲除,并妥善安排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要建立塑胶跑道安全台账制度,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技术标准、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二是暂停拟建和在建塑胶跑道项目。各地及有关学校要立即暂停拟建和在建塑胶跑道的继续施工,按照塑胶跑道质量要求和验收要求,重新对其招标过程及相关合同进行审查,进一步明确质量与安全要求,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方可继续施工。